史丹福尖子盧安迪最新著作《學而反思─教育之我見》,作者向來對教育抱有獨到領悟與見解,今次《學而反思─教育之我見》一書繼續就不同教育議題作出進一步思考。從檢視新高中課程,到探討如數理、資優教育、學習文化等範疇與教育的互動,當中更包括探討「在家學習」的可能性,原來他亦曾經歷過「在家學習」,更視之為他各科的能力進步最快的時期。

節錄盧安迪最新著作《學而反思─教育之我見》,歡迎訂購: 實體書、電子書

讀到程介明教授在《信報》的〈疫情之下⋯⋯〉 一文,談及停課期間的學習安排。這令我想起2003年,香港也曾因為沙士疫情停課。所以我想結合當時的經歷,探討一些在家學習的可能性,以及現時與當時的分別。

沙士那年,我是小學三年級。跟中學和大學教育不同, 小學教育主要是培養中文、英文、數學等基本能力,而非特定知識,所以對校內正式授課的倚賴程度相對較低。例如即使不讀課本裏的某篇課文,自己以其他方式接觸語文,成效也不見得一定遜色。事實上,我覺得因沙士而在家學習的一個多月,是我各科的能力進步最快的時期。

或許有讀者會問:小學生在家學習,需要家長引導,那麼是否對家長學歷的要求很高?其實,雖然在家陪伴我的媽媽的學歷甚高,但她幫助我學習的很多範疇都不是她熟悉的範疇。只要能在更宏觀的層次進行規劃和引導,往往可達致四両撥千斤的效果。……

內文試閱

節錄盧安迪最新著作《學而反思─教育之我見》,歡迎訂購: 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