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是香港第一家屬於大學的私營醫院,由2016年底動土,工程歷時四年,克服無數困難,2021年初落成啟用,成為公營醫院和傳統私家醫院以外一個新的醫療領域,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

本書是43位籌辦和營運新醫院的管理層、大學教授、前線醫護人員的第一身經歷,從不同的角度,展示這家直屬於中文大學的智慧醫院的籌建過程、服務特色,以及新醫院的初心、設施、和種種挑戰。

內文試閱

節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主編最新著作《中大醫院背後故事》,歡迎訂購: 實體書、電子書

公營和私營醫療市場之間多一個選擇

「我們很有信心,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可以為香港市民帶來一個新選擇, 填補現時香港公營和私營醫療市場之間的鴻溝。」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董事局主席利乾博士對新醫院的使命和願景充滿信心, 期盼中大醫院能夠實踐社會使命,為香港「開拓醫護新領域」。

中大醫院的構思可追溯到2009 年, 當時政府提出預留4 幅用地興建新私家醫院,希望藉此加大私營醫療的服務量,並 透過批地條款等要求新私院提高收費透明度,讓市民有更多 選擇。利博士指出, 當時中大校方認同有關理念, 時任校董會主席鄭海泉博士遂委任鄭維健博士成立專責工作小組,成 員包括時任校長沈祖堯教授、資深校董、校友及醫學院專家 等,探討競投大埔用地以發展私家醫院的可行性。

然而,小組經過深入研究後,終決定擱置投地的計劃。利博士解釋:「單是競投土地已涉及數十億元資金,中文大學作為學術機構,並不 適合動用如此巨額的資金,投放到一個具商業營運元素的私院項目。 但如果尋求私營企業或財團投資,投資者自然會有利潤方面的考慮, 這未必與我們籌辦這間醫院的初心吻合。」儘管如此,校方並未放棄 籌建私營教學醫院的願景, 最後物色到毗鄰中大校園的一幅教學用地, 於2014 年再向政府提交營辦私院的建議書, 終獲政府同意改變這幅土地的用途,並向中大貸款40 億元以支持有關項目。隨着2016 年中大與政府簽訂有關土地契約及貸款等4 份協議,中大醫院的建造工程亦全速展開。

利博士認為,中大能夠與政府就新醫院項目達成共識,源於彼此都看 到本港醫療體系存在已久的問題,大家都認同需要作出轉變。「我經 常形容香港的醫療就像一個啞鈴,只有公營及私營服務兩個極端,在 兩者之間,幾乎完全沒有中間地帶!」公立醫院獲公帑資助,價錢廉 宜且醫療質素高,結果造成求診者眾、輪候時間長、環境擠迫;反觀 私家醫院雖然仍有服務容量,惟不少市民認為收費昂貴,透明度亦較 低,故不太願意使用。

中大醫院的成立,正是希望在公私營醫療之間為市民提供多一個「中 間」選擇,亦希望可協助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中大醫院將來會接收一定數量由醫院管理局轉介的專科門診及日間手術病人,並只收「公院價」,以紓緩公院的龐大壓力,亦可縮短病人輪候時間。針對價格透明度問題,中大醫院亦承諾,至少有七成的住院服務採用全新的「定價收費」模式,更會涵蓋超過一千項手術及醫療程序。

節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主編最新著作《中大醫院背後故事》,歡迎訂購: 實體書、電子書

「這是一個十分創新的概念, 透過分析醫管局過去數年的醫療數據,我們可計算出每項手術及治療程序所需的成 本,甚至可將病人的病情及併發症風險也納入計算。透過這種科學的 計算方法,我們希望令不同的手術或治療程序都做到明碼實價,提升 價格可預測性,讓市民安心使用私院服務。」

為市民提供優質、透明及可負擔的醫療服務,是中大醫院的最重要任 務,但利博士亦特別提到,這是一家屬於中大的非牟利教學醫院,因 此在醫學教育及科研創新方面亦擔當重要角色。醫院將來的所有盈 餘,都會用於中大醫院或中大醫學院的發展,日後中大的醫護學生亦 可到中大醫院學習及受訓,藉以體驗私營醫療的運作。而私家醫院的 靈活度及空間較公立醫院大,中大醫學院的教授們亦可善用中大醫院 這個平台,推動醫學研究或引進尖端技術。

由於中大醫院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營運上並不是以盈利為最重要 目標。利博士表示,中大醫院要達至自負盈虧,確實有一定挑戰,所 以在醫院管理及運作上要採用全新思維。「香港醫療質素十分高,技 術很先進,但作為工商管理碩士,我不得不說其實香港的醫療服務模 式及醫院管理仍相對落後。公立醫院獲政府資助,醫療成本及效率並 非其主要考慮;私家醫院則會將成本反映到每項服務收費,自然沒有 誘因要提升效率。中大醫院是一間新型醫院,之前沒有人採用過這種 模式,因此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經常強調要提升醫院效率及妥 善控制成本,背後其實是為了幫病人節省開支。」

節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主編最新著作《中大醫院背後故事》,歡迎訂購: 實體書、電子書

利博士對於馮醫生及醫院團隊的熱誠和嚴謹尤其深刻。他指早在醫院 設計階段,馮醫生與同事已諮詢不同專家,包括各專科醫護人員,讓 他們從用家角度為醫院內的布局及不同部門的硬件設計提供意見,之 後才讓承建商畫則。這種模式可避免工程開始後,布局設計須再三改 動而衍生額外開支。

誠然,整個醫院建造工程並非一帆風順,特別是 2019 年持續多月的社會事件,以及 2020 年初開始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都為工程帶來重重挑戰。利博士指醫院地盤內有多達 1000 名工友工作, 防疫及感染控制的挑戰可想而知。「一個歷時近四年的項目,在無法 預知的疫情下, 只比原定時間延後了約三個月, 大家已盡了最大的努力。」

對於中大醫院的期望及憧憬, 利博士寄語說:「萬事起步難, 中大醫院是一個全新的嘗試,開院初期定必會有很多挑戰,但長遠來說,我 十分希望這間醫院能實實在在推動醫療制度改革,為香港市民提供一 個新選擇,為香港醫療探索多一條道路。」

節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主編最新著作《中大醫院背後故事》,歡迎訂購: 實體書、電子書